【第五波疫情】線上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增6成 近半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焦慮
發布時間: 2022/04/24 13:54
最後更新: 2022/04/24 23:40
有機構調查指,第五波疫情下線上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增6成,其中近半使用者呈中度至非常嚴重焦慮,亦有逾3成半人有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及壓力,以18至30歲人士最為嚴重;有使用者因要留家照顧年長家人不能外出,及憂慮感染等致抑鬱復發,亦有市民與小朋友「困獸鬥」導致嚴重失眠等。精神科醫生提醒,若持續兩周出現情緒抑鬱徵狀需要求醫,並倡將精神健康納入新冠防疫及康復方案。
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教大於去年9月至今年3月期間,蒐集及分析「Re:Fresh線上精神健康自助平台」數據並以問卷調查3,749名使用者,發現今年首三個月平台使用者有6,919人,較去年9至12月累計的4,161人增逾66%。
另受訪的使用者中,約47%使用者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焦慮徵狀,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焦慮及壓力症狀的也分別有36%及38%,均以18至30歲人士最為嚴重,處方分析是因此年齡群人士面對最多生活壓力,再加上18至30歲是社交、工作及身心發展的重要時刻,惟疫情令各個方面均受阻。
而平台今年頭3個月亦接獲366宗尋求線上心理輔導申請,較第五波疫情爆發前三個月的122宗,多達兩倍,其中逾1成需接受短期線上心理輔導。服務處的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」在本波疫情下也發現約165個病發或病情不穩的個案,佔全年整體個案17%,年齡組別以10-29及50-69歲為主,其中43%是因生活壓力,39%因與同住人關係變差,亦有34%因擔心感染。
平台使用者、71歲退休公務員梁小姐分享,由於疫情下長者中心關閉,自己需要留家照顧年長母親不能外出,慨嘆相處容易同住難,亦會擔憂若自己年老沒人照顧怎麼辦等,各因素擠壓致抑鬱復發,出現失眠、不想進食,覺得沒有希望及很頹廢等症狀,其後透過平台求助,覺得自己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心及關注,並學習如何疏導情緒等,目前已經康復。
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亦分享,有較年輕女士,原本很活躍會做瑜珈等多種運動,惟疫情下被逼暫停,並要困在家打點孩子的各種東西,而鄰居又碰巧裝修,讓其對噪音很敏感,失眠問題越來越嚴重,並開始轉牛角尖,求醫後方得到改善。
麥永接引述世衛上月的數據指,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首年,全球焦慮和抑鬱患病率增25%。當中年輕人及婦女最受影響;而據其觀察,疫下香港市民最普遍受焦慮、抑鬱或強迫症等困擾,求診者主要出現失眠、病態的反芻思考、對噪音敏感等狀況。提醒若持續兩周以上,出現沒動力、失去興趣、失眠、沒胃口、無法集中精神、社交生活困難等便要求醫,同時建議政府將精神健康納入新冠防疫及康復方案。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TOPick新聞「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」立即參加:https://bit.ly/3CrwGul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記者:黃小冰